业务

咨询

180-2850-2254

186-8886-2839

质量的概念你真的了解?
来源: | 作者:广州文武咨询 | 发布时间: 2022-12-21 | 584 次浏览 | 分享到:
质量,是每一个制造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工业化大生产最重要的伴生品。一个追求优秀的企业,质量战略是必不可少的。质量的金字招牌,不是用来招揽用户的信号,而是用来照亮企业自己脚下的路。

质量,是每一个制造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工业化大生产最重要的伴生品。一个追求优秀的企业,质量战略是必不可少的。质量的金字招牌,不是用来招揽用户的信号,而是用来照亮企业自己脚下的路。

质量管理跟质量工程,就像DNA一样的双螺旋交织在一起。在整个工业化的过程中,质量的理论和工具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家的质量思维也需要发生变化。如果不熟悉质量的历史,不敬重质量体系的形成,制造就是一场儿戏。

质量的概念你真的了解?

01

测量:让质量萌芽;手工业时代,不用测量。好用、够用,就可以。例如中国制造宝剑,最早是靠感官,靠弹击听声音,如虎啸龙吟之声。现代质量的工业化,则是从检测开始。

精度的测量,是由“机床之父”英国金属奇才莫兹利解决的。他发明了全机械自动化的车床,这是一种全铁的车床,全铁意味着稳定,而稳定就代表了精确。

莫兹利的精度是从螺丝、螺母和丝杠开始,并进而发明了一种测微计,这应该是人类工业历史上最早的精准计量仪表。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动力与测量之间,形成了坚实的伙伴关系。这是一个指向未来的寓言。无动力不效率,无测量不精密质量。而现代化的质量种子,至此胚胎周正,破土而出。

质量的概念你真的了解?

质量,通过测量而变成一门显性的学问。这让检验成为质量的终身仆人。检验部门,也成为一个工厂的标配。这是一个流传至今的古老传统,很多企业已经忘记了二者的关系,而误将检验等同于质量。测量就价值增值而言,其实是无用功,因为检查本身并不会改变产品质量。没有质量意识的领导,会错将仆人当主人。质量别有其它出入口,而检验只负责警告。

中国制造占有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三分之一。然而全球对中国制造的标签无一例外都是“物美价廉”,或者“劳动者红利”。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稳稳扎下根基的同时,与这种强大制造能力相适应的质量理论,却一直缺席。

2001年,中国加入WTO组织,开启了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化的大门。轰轰烈烈的产能释放,制造大洪流之下,质量理论研究变得似乎并不重要。很多都是来料加工,只需要按照图纸尺寸,进行加工就完事大吉。但是研讨质量内涵,仍然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工作。实际上,在这样一个狂飙猛进的制造大时代,少数优秀的制造商也开始用经典的质量理论武装自己。属于中国制造的质量理论,或者结合国情的质量实践,早已经在路上呼之欲出。

成功的制造的背后,自有一套合身的质量理念在支撑。即使不是原创的,它也一定做过适度的裁剪。我们只有喊出它的名字,它才会充满灵性,有了更大的价值。

质量的概念你真的了解?

03

小记:数字化时代的印记

质量百年,从互换性、一致性的探索开始,到后来借助于统计学的翅膀,形成一门自由翱翔的质量科学。质量工具与管理思想交相呼应,让制造过程变得熠熠生辉。整个二十世纪的质量理论,一波接一波,恰如西方油画几百年的发展史呈现出一个又一个优美而界限分明的流派。质量大师,就是制造业的编剧,他们准确地捕捉到了制造场景的故事内涵。

质量是时代最近的回声。数字化时代正在发出新的邀请。质量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过去100多年的历史,从公差设定、到过程质量统计、到质量管理体系、一路都随着相应的技术进步,发展而来。

而现在,随着各种数字化技术的导入,传统质量管理时代,正在转变成数字化质量管理。新的质量理论是什么?

质量的概念你真的了解?

实际上,在新世纪的这二十年,物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正在工厂里推动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聪明的机器,和越来越短的用户反馈路径,都在呼唤着新的质量理论突破。而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工厂,无数的数字化技术的实践背后凝聚着制造的智慧,而互联网则将用户与企业更加紧密相连。用户与工厂无距离,这样的质量定义是什么?答案无限逼近,或许就在眼前。

质量是一个企业家终生的作品,它是闪耀用户心灵的熊熊火焰。